如果有一天富深所,你在美国街头,看到一家挂着“熊猫快餐”招牌的店,红火的背景配着筷子和炒锅,瞬间就会有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。
因为这家店不仅深受美国人的喜爱,还是全球最大的中餐连锁品牌,光是每年营业额高达260亿元人民币。
但等你点上一份他们的招牌菜“陈皮鸡”,一口下去,心里就会说不出的复杂:这玩意儿怕不是假的“中餐”吧。
别觉得你一个人懵,多少中国人在刷到《生活大爆炸》中谢耳朵点的中餐外卖时,都会疑惑:
为什么他每次狂热追捧的“左宗棠鸡”,我在国内吃饭菜单上根本找不到?
展开剩余90%甚至宫保鸡丁都被改得味同速食炸鸡块,更别提什么炒面和春卷的奇葩组合,这和我们认知的中餐完全不是一回事。
这家中餐巨头的创始人还放话说:“我们永远不会进中国,因为中国不需要这个。”
听完这话,中国网友倒是瞬间清醒了,原来这家店做的饭压根儿不是做给中国人吃的。
美国人的中式快餐熊猫快餐的开始,要从它的创始人程正昌说起。
这位1947年生于江苏扬州、不到20岁就远赴大洋彼岸的创业者,如今可谓真正实现了“中餐美国梦”。
程正昌的父亲当年也是部队里的一名炊事兵,退役后在洛杉矶开了一家传统中餐馆。
然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,美国的中餐市场完全不景气,再传统的中餐菜品放在美国人面前也只是“摆设”,餐馆门口冷冷清清。
程正昌很快就意识到,美国的客人根本无力欣赏中餐里的“锅气”和匠心。
于是,他决定将目光收回到美国人的胃上,1983年,熊猫快餐的第一家快餐店在加州洛杉矶开业。
为了迎合美国人的口味,程正昌彻底放弃了传统中餐的复杂风味,改造出了一套“低门槛、快节奏”的美式中餐。
比如用陈皮鸡、宫保鸡丁、西兰花牛肉这些简单的菜品,再配上一勺炒饭、一份快吃的春卷,做成十分钟出餐的套餐。
关键是这些菜里加了不少甜辣酱、糖醋汁富深所,用炸的口感取代正宗中餐复杂的酸辣鲜香调味。
结果,这套改良版的速食中餐一经推出,立刻就火遍全美。
尤其招牌之一“陈皮鸡”,外酥里嫩,甜中带咸,直接吃进了美国人的心坎里,成了熊猫快餐的王牌产品。
这家连锁餐厅也因此一举占领美国中式快餐市场,到如今,熊猫快餐便将门店数量扩大到了两千多家。
而如今,这个昔日的小店已经成长为一家全球巨头,在全美47个州甚至欧洲、日本疯狂扩张,门店总数超过2000家,年利润轻松破百亿。
成功的秘诀但问题来了,这种味道堪称魔改的“假中餐”,到底是凭什么在全球圈粉无数的?
答案很简单,熊猫快餐靠着标准化和本地化,彻底打败了正宗中餐的个性化和复杂性。
想想中餐的魅力是什么?是锅气、是刀工,是厨师们靠着几十年经验做出来的一锅热气腾腾的红烧肉。
然而,当这种“艺术”放到成本高昂、讲究快速的欧美餐饮环境中,却成了致命短板。
熊猫快餐深谙这个真理,于是抛弃了传统中餐复杂的技艺,将一切精简成一种易操作的工业化模式。
熊猫快餐的后厨,其实更像一条生产流水线,所有食材在中央厨房处理好,酱料用固定配方统一配送到每个门店。
炒一份陈皮鸡,究竟要炸多久、用多少克糖,后台早就给你列好了说明书。
即便是不会做饭的新人上岗,只要对着标准化流程照做,就可以做出让顾客接受的“统一味道”。
甚至炒菜师傅连自己多撒几根葱花的自由都没有,一切都靠系统严格计算。
更绝的是,程正昌还在门店管理上玩出了“科技流”。
熊猫快餐自己研发了一套叫“熊猫自动操作系统”的智能后台,可以实时监控每家店的库存和销量。
哪道菜库存不足、哪种食材接近过期,系统直接提醒自动补货。
这套系统甚至能精准到员工炸锅的频率控制,让全门店的食材浪费率直接压缩到剩1%。
对于人工成本和物价昂贵的欧美市场来说,堪称降维打击。
一边是效率炸天的工业化实力,另一边是迎合老美胃口的“糖甜炸脆”味觉套路,熊猫快餐简单粗暴却无比有效。
光“陈皮鸡”这一个单品,就贡献了公司30%的收入,看到这里,你还觉得熊猫快餐像中餐吗?
为何不进入中国市场?有人说,熊猫快餐是中餐出海之路最大的奇迹,它靠着独特的中国味儿在海外赚得盆满钵满,却偏偏不打算进入中国。
永不进中国”的态度,不是因为熊猫快餐自傲,而是程正昌太懂中国人的饮食口味。
他直言:“熊猫快餐做的是‘给美国人吃得下的中餐’,而不是‘让中国人拍手叫好的中餐’。”
在中国,美式中餐“油炸加甜辣酱”的招数完全行不通,哪怕一点点的口味偏差都会被本地食客挑剔。
甚至还可能会被称为“黑暗料理”!
比如,一份熊猫快餐的炒饭上桌,中国食客可能第一口就开吐槽:这玩意儿也配叫做炒饭?”
更别提中国人还要讲求锅气、温度、现炒现做,没有灵魂的标准化流程,在中国人看来绝对是失败的。
最重要的是,中国人吃饭绝不仅仅是吃味道,也是在品情怀和烟火气。
而熊猫快餐那种清一色标准化机械式做出来的快餐,只能在美国的快节奏、高效率的需求生存。
换句话说,它的生意逻辑压根就不适配中国人的用餐美学。
结语不过,熊猫快餐也给了我们不少启示,中餐的出海之路,并不一定要靠“正宗”取胜,因地制宜也很重要。
对于老外来说,他们吃的不是“正宗中餐”,而是“他们自己定义的中餐”。
信息来源:熊猫快餐抖音百科 澎湃新闻:熊猫快餐程正昌:我就是只赚外国人的钱 澎湃新闻:熊猫快餐打假背后,“假中餐”如何年赚260多亿?发布于:河南省个人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